学生工作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召开“学习‘两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专题理论学习会

 

3月13日晚,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学习‘两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专题理论学习会在方李邦琴楼211会议室举行。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就2024年全国“两会”相关内容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报告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学习与讨论。支部对接学院党委委员杨德峰教授列席指导。

首先,党支部书记刘佳蕾带领全体党员学习了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在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呈波浪式发展和曲折式前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2024年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通过两则视频了解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独特安排和重要载体全国“两会”其性质与职能所在。在接下来的交流活动中,全体党员就2024年全国两会重要议案和提案进行报告并分享了个人见解,其中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科技、就业、养老等与本专业和民生息息相关的议题。

学习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两会,人大代表潘复生院士提出了关于破除研究生招生就业过程中唯学校“出身论”的建议:提到要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着重对招生歧视、就业歧视做出更加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制定更加明晰、更为严格的处罚性条款;健全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多元评价标准,消除学生档案、求职简历“第一学历”概念,破除对学校“出身”的显性和隐性限制条件。

很多人在求学、就业过程中都曾遭遇过“第一学历”歧视,甚至在北大校内也存在“北本”与“非北本”的概念,因此,潘院士的提案一经发出,就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之前也有网友以此自嘲,说“第一学历不好,就像留了案底”。“第一学历”歧视现象与研究生扩招、就业市场饱和等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当就业市场供大于求时,以“第一学历”作为招聘的附加条件也就成为招聘单位筛选简历最经济、高效的招聘方式。

有人认为“第一学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以“第一学历”筛人的方式适用。但学习能力仅是人才评价的一个方面,立身于世,还需要多方面能力的加持。因此,我们认可潘院士关于健全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多元评价标准的提议。制定处罚性条款可以起到警示性作用,但却不能规避就业市场的“潜规则”。在全社会形成关于正确认识人才评价的风气可能更为有效。

                        ——2020级博士生 宫雪

关于“两会”语言文字类提案,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美协副主席董希源建议“进一步净化、规范使用汉字书法字库”。这源于媒体、电子出版物中常出现的不规范使用汉字的情况,这对标准化汉字的普及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也影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对于这一提案,网友也纷纷表示支持。于我而言,由于每天有大量时间接触电子出版物,不规范使用汉字对我来说是一种误导,久而久之导致汉语水平的下降。因此我也希望网络媒体中减少错字、错误表达的出现,也希望网络文字“纠错组”早日成立,我将会积极参与中华文字书写规范的讨论之中。   

——2022级博士生 关依山

在今年两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陈众议建议,加快文科一级教授评审,适时设立文科院士。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犹如人类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二翼,彼此不可或缺,但现实中顾此失彼的情况时有发生。近三十年来,文科不设院士已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文科一级教授(院士)评审必须加速推进。陈众议表示,开展文科一级教授(院士)评审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全社会的基本价值认同。他提出,“百日维新”、五四运动、改革开放的贡献有目共睹。思想从社会实践来,但反过来指导和改变社会,所谓文科没有标准是个伪命题。如今,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凝心聚力、创新思想理论、避免塔西佗陷阱有赖理工科和文科队伍的共同努力。

    ——2023级博士生 郭青青

活动现场

“两会”专题学习环节后,在党支书的组织带领下,全体党员系统全面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深入剖析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规定,通过研读讨论,深化了对党员自我修养、义务权利的认识,明确了自身在党的事业中的角色定位和使命担当。随后,全体党员就3月3日谢春涛教授作“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报告进行了回顾,并就报告内容分享了个人心得体会。

本次集体学习,有幸听谢春涛教授作“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专题报告,这对于进一步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深学细悟笃行中汲取奋进力量具有深刻意义。谢教授指出,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一名博士生,我们要铭记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做其他工作,都要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走好赶考之路,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2020级博士生 韩佳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在本次集体学习中,谢春涛老师带领我们全面、深刻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身为党员,我们应该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斗争中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促团结,真正成为担得起民族复兴重任的骨干栋梁,以过硬的斗争本领不断创造团结奋斗新业绩。

                                            ——2021级博士生 刘若曦

谢老师的讲授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和走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四大阶段。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从根本上扭转了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一名北大人,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立志同党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创造更加伟大的胜利荣光。

——2023级博士生 高子妍

杨德峰点评

活动尾声,杨德峰教授对本次学习会的内容和形式给予了高度赞扬,并对不同环节进行了点评。对于党员就“两会”议案提案的阐述和分享,他指出作为博士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学风值得肯定,与此同时他也建议大家不应止于对议案和提案的关注,更应该从专业出发,运用自身能力和知识设法为议案和提案的实现与转化出谋划策。此外杨老师表示,《条例》和专题报告的学习有助于强化同志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明确了大家在党的事业中的定位,对于提升党支部的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深远意义。

集体合影

在此学习中,党员不仅紧跟时事,深入学习了2024年全国两会”的相关内容,积极探讨与专业和民生相关的各项议题,还通过《条例》和专题报告的学习讨论进一步强化了党性修养,明晰了自身的使命与担当。本次学习会的举行,充分体现了博士生党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勇担时代重任的决心与行动力,也为今后的学习实践指明了方向。

图片、文字|宾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