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第七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以腾讯视频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文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来自国际中文教育、英语第二语言教育等领域的知名专家陆俭明、方梅、祖晓梅、苏新春、顾曰国、李宇明、袁博平、赵杨、杨延宁和赖良涛作为论坛主旨发言嘉宾报告了相关学术思考和研究成果,近60位来自不同高校、科研教育机构的语言教育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就语言教育学科的有关理论和实践专题交流了研究成果和思想心得。在线参会者600余人,观看直播人数达200多人。

 
 
论坛开幕式

       论坛于29日上午8:20开幕,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为弥补大家不能亲临燕园的缺憾,赵杨教授通过照片分享为大家展示了秋日美丽的北大校园。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俞理明教授致开幕辞,俞理明教授对英语教育界和中文教育界同仁坐到一起交流语言教育的研究心得表达了由衷的喜悦,并希望大家共同推动教育语言学的发展。开幕式由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助理黄立副教授主持。

赵杨院长致欢迎辞
                                                                                                         

俞理明会长致开幕辞

 
       简短的开幕式后,29日上午的大会报告正式开始。


陆俭明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带来题为《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运用》的报告。报告论述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具体要求和特点,并指出要确保教学过程中语言运用得好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高度的教育责任心。



方梅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方梅教授通过丰富的语料阐述了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需要描述不同句法选择背后“形式-意义-功能”之间的关系、表达形式承载的互动类型以及从惯例到语法不同层面的规约。

 祖晓梅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南开大学的祖晓梅教授以《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为例澄清了国际中文教育中一些长期以来具有争议或模糊不清的基本问题,阐明了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流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苏新春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厦门大学的苏新春教授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对“工具性与人文性说”“语文素质说”“话语体系说”和“三个世界观说”等四种有关语文教育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顾曰国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顾曰国教授在评述了老年人学习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学习的目的是人生智慧的提升,建议老年人“学而修则智,智而修则禅”。第一阶段的大会报告不仅涉及国际中文教育和语文教育,还涉及到老年人的语言学习等;既包括语言教育也涵盖文化和跨文化交流问题,议题广泛,内容深刻。这一阶段的发言分别由赵杨教授、浙江大学王小潞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王雪梅教授主持。

       29日下午进行了分论坛的研讨,本次论坛共设有六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国际中文教育的本体研究、“教师-教学-教法”问题、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语言习得与认知、学术汉语、中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等一系列专题汇报自己的研究,并开展了讨论与交流。众多学者和旁听观众在线参与研讨或观看了各分论坛,并表示很有收获。

分论坛报告

       30日上午,论坛进行第二阶段主旨发言。北京语言大学的李宇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剑桥大学的袁博平教授、北京大学的赵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延宁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赖良涛博士五位专家分别进行报告。

李宇明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李宇明教授从语言传播的角度提出中文国际传播需要考虑的问题,如需要根据传播环境合理配置资源,发展“中文+X”,为世界人民学习和使用中文提供便利等。

袁博平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袁博平教授考察了“一语英语 - 二语粤语”学习者在习得三语普通话时初始阶段的迁移来源,通过实证研究对三语迁移来源的不同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否定了有关三语迁移来自于一语的假说,并支持迁移来自于语言类型相似和结构相似语言的观点。

赵杨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赵杨教授对新版《国际中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五个维度和16项标准做简要介绍,重点探讨了专业知识维度和专业技能维度给汉语二语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并进一步阐述了针对这些课题的研究思路。

杨延宁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

       杨延宁教授从语言比较的角度,以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式为例,论述了构式来源的对比如何能够丰富语法点讲解的内涵,并主张建立汉英演变对比研究和高阶中文教学的联系。

赖良涛博士作大会主旨报告

       赖良涛博士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对教育语言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认为循环式求知模型、课堂活动与话语分析模型、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对话式求学引导模型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适用的参考模型。


       这一阶段的大会报告,不仅涉及学科理论、学科研究范式等的宏观思考,也涉及到语言教育中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方法,对学科的理论发展、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富有启迪。这一阶段的大会报告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的常辉教授、上海电力大学潘卫民教授、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邵军航教授主持。
       论坛闭幕式由中国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邵军航教授主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常辉教授在致闭幕辞时指出,作为语言学与教育学“接口”的教育语言学研究非常重要,应该得到学界同仁的更多关注。他期待未来可以有更多微观实证性研究成果可以在外语教学、汉语二语教学、汉语母语教育等领域内涌现。


常辉教授致闭幕辞

兰春寿教授发言

 

       第八届论坛承办方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兰春寿教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福州和福建师大,并热烈期盼学界同仁齐赴福州,共襄盛会。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


文:富聪
图:陈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