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文讲座第352讲《从跨语言比较视角看〈诗经〉“于V”结构》纪要
北京大学人文讲座第352讲《从跨语言比较视角看〈诗经〉“于V”结构》纪要
2022年3月11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和北京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举办的北大人文讲座第352讲以腾讯会议的方式举行。语言学界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教授、《当代语言学》主编胡建华教授,为线上观众带来了一场题为《从跨语言比较视角看〈诗经〉“于V”结构——“王于兴师”“王于出征”的句法语义及其他》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黄立副教授主持,并由赵杨教授进行了简短点评。线上参会师生达300余人。
胡建华教授作报告
胡建华教授主要从跨语言比较的角度深入探究了《诗经》中“王于兴师”“王于出征”“黄鸟于飞”这类“于V”结构。讲座伊始,胡教授从“于”到底有无语义这一问题切入,比较、分析了王先谦、王引之等学者的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胡教授从两个关键点对“于”进行了深入解读,其一为:“王是否亲自出征”,其二为:“王是否等于天子”,梳理了相关历史学、考古学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之后,胡教授论证了“于”的助动词或体貌助词(附着词)身份。结合对周法高、蒲立本等学者对“于”不同翻译的分析,胡教授阐述了用go来理解“于”不仅语义上可以讲得通,而且可以更好地解释“于”的虚化路径。胡教授继而解释了“于”的可能演化路径,并着重说明了其中虚化为词缀的情况,并将“于”与英语中的a-前缀进行比较,得出“于”跟a-前缀有两种用法类似,一种是表示动作在进行过程中,另一种是加在某些动词前,用来加强语气,表示动作的开端和结尾。胡建华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以“解剖麻雀”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于”的句法地位和语义进行解读。在胡教授看来,跨语言比较对于解决虚词“于”的句法语义问题大有裨益。
赵杨教授点评
在胡建华教授结束讲座内容之后,赵杨教授进行了简短发言。首先,赵杨教授简要向大家介绍了胡建华教授所倡导的新描写主义。赵老师认为,新描写主义对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研究有着特别的指导意义。新描写主义首先是一种方法论,认为多角度的描写本身也是一种解释,跟二语习得联系紧密,它主张从微观层面入手,探究语言本质。赵杨教授也认同,越是微观的描写,越能看到宏观的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重新审视语言的共性与个性,而不是仅仅是泛泛的研究,这同样也是中文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做贡献的一种方式。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不少老师和同学就“于”的问题和胡建华教授交流了看法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于”可否可以解释为话题标记、“于”在不同语境中呈现的不同体貌理解是词义的概括还是语用的解读等,胡建华教授与提问的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文稿、图片: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