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五十三期学术沙龙举行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五十三期学术沙龙举行


       2021年4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五十三期学术沙龙在方李邦琴楼109教室举行。本次活动由学院课程与教师发展研究室主办,刘元满教授、路云副教授分别作报告。


       刘元满教授以《新中国初期国际中文教育起点研究》为题,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汉语教学状况入手,介绍了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汉语教学情况,说明汉语教学在建国前“零散存在、未成规模”。重点从“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到“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期间的管理队伍、学生来源、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教学法原则和汉语教材等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际中文教育初创时期的总体情况。语音方面采用了威妥玛拼音,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教学法借鉴了美国陆军特训班,教材也从改编赵元任《国语入门》开始。初期的汉语教学也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师资来源杂、学生水平不一、教材不适应等。专修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造,如师资培养采用了新老教师双向听课的方式,教学模式改进为“高密度、大班讲、小班练、课外辅助”,教材建设创新,逐步编成《汉语教科书》。受苏联语言学影响,词汇和语法教学成为教学中心。国际中文教育根基奠定,学科建设也随之萌芽。

 

 

 
       路云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国际中文教材的能力要素与处理》,以国际中文教学中关于听说、阅读、写作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介绍了使用关键词提取和Gephi软件对《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进行分析的思路,构建出中文学习者应该掌握的听力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各层级构成要素。同时具体分享了听说、阅读、写作国际中文教材的发展现状,结合发展现状介绍了主要能力要素在教材中的实现途径,展示了实证研究和调查分析的严谨。
 


       报告之后,在座师生围绕 “教材数据库选取”“维度分析方法”等方面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