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三十八期学术沙龙举行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三十八期学术沙龙举行

 

2018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三十八期学术沙龙在方李邦琴楼104教室举行。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王海峰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施春宏教授主讲,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与应用研究室主任杨德峰教授主持。

王海峰:日本学生语音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

王海峰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他针对日本学生汉语语音的学习难点进行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以日本山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汉语学习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从日本学生自身对汉语语音学习感知的角度考察了日本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难度。研究目的是从学生自身感受角度去探知日本学生对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感知。研究结果发现,日本学生汉语语音学习感知难度最大的依次是后鼻音韵母、舌尖后音和单韵母e;在全部的声母和韵母中,i和a难度最小;声调难度不大。

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王海峰教授提出了日本学生汉语语音的教学策略。他指出,在初级汉语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过渡法进行语音教学,即利用学生的母语或其他有利因素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的语音。例如,日语中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但日本学生没有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意识,汉语教师可以通过日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送气和不送气的特征。

最后,王海峰教授提出了一些在语音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有一些汉语音位的发音,日本学生不觉得有难度,但他们在实际发音时会产生偏误。因此汉语教师还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易察觉的发音偏误。另外,该研究将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语音学习感知进行了对比,发现二年级学生反而觉得声母和韵母更难,其原因是二年级学生放松了对语音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将语音教学贯穿于整个汉语教学始终。

讲座后,在场师生对日本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特点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施春宏:词汇研究新动态和汉语二语词汇教学

施春宏教授在讲座中主要讨论了词汇研究新视野下的若干词汇研究观念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问题。他从专著性教材的编写实践谈起,继而介绍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新视野。他谈到了当前学术的大背景和词汇研究的基本理念,鼓励研究者进行“跟随式研究”,吸收前沿的研究模式和成果。

接着,施春宏教授分五个模块探讨了基于不同角度的词汇观和汉语二语词汇教学,分别为基于构式理论的词汇观和汉语二语词汇教学,基于语块理论的词汇观和汉语二语词汇教学,基于语体理论的词汇观和汉语二语词汇教学,基于韵律理论的词汇观和汉语二语词汇教学,以及基于“三一语法”观念的汉语二语词汇教学。在前四个模块中,他分别论述了构式理论、语块理论、语体理论和韵律理论的基本原理,指出词汇研究不能只关注词义结构本身,还要考虑语块、语体、韵律等其他因素。这些理论对汉语词汇的习得与教学有深刻的启发意义。而“三一语法”指的是语法点的形式结构、功能作用和典型语境。 “三一语法”观念为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词汇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思路。

在讲座中,施春宏教授向在座师生提出了一些问题,例如:教离合词是先教“离”还是先教“合”;如何让学生的文章写得比较正式;怎么向学生解释“而立、之上、的话”这样的词等等。这些问题都有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价值。讲座后,师生就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期学术沙龙活动讨论氛围热烈。王海峰教授和施春宏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翔实,使在场师生开拓了汉语本体研究的视野,为师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启发。

撰稿/摄影:谭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