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2022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暑期高级研讨班精彩实录(二)

2022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暑期高级研讨班精彩实录(二)

 

7月5日,2022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暑期高级研讨班进入第二天,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杨德峰教授和刘元满教授与学员们相聚云端,带来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上午,杨德峰老师以“汉语口语教材语法教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为题进行讲座,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汉语口语教材语法教学模式的历时发展情况。

为了揭示不同时期汉语口语教材语法教学模式的特点,杨老师划分出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00年代、10年代四个时期,进而对各个时期选取的代表性教材的语法教学模式进行了逐一分析。接着,杨老师重点分析了各个时期教材中语法教学模式的种类、数量、主次要模式、交际练习、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研究发现,教材所使用的语法教学具体模式在90年代和00年代呈增长趋势,交际性练习逐步得到体现,归纳法和隐性语法教学也逐渐得到重视。

杨老师指出,汉语教材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要平衡好“讲”“展”“练”“用”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归纳法与演绎法、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关系,要更新教学理念,真正落实交际性原则,努力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围绕着汉语口语教材语法点的选取和编排、隐性语法教学以及语法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问题进行了提问,杨老师给予了耐心的解答,并指出对新的语法模式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必要性,鼓励大家通过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践加深对语法教学模式的认识。

下午,刘元满老师以《早期中文进入美国高校的背景及过程》为题,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刘老师结合丰富详实的史料,向大家生动讲述了早期中文进入美国高校的发展历程,具体包括来华传教士的中文学习、耶鲁大学首设中文教职、哈佛大学设立中文教职、其他大学的开设情况及为汉学服务的中文教学五个方面。

刘老师首先介绍了早期阶段裨治文和卫三畏两位传教士的汉语学习经历,以及他们编写的汉语教材,让我们了解到在华美国人的汉语学习背景和需求特点。随着国际情形的发展,为了扩大中美交流,一些有识之士也开始推动美国高校开设汉语课程。耶鲁大学接受容闳提议,最早设立了中文教职,聘请卫三畏担任中国语言及文学教授,随后,哈佛大学在鼐德的鼎力推动下也设立了中文教职,于是戈鲲化成为第一位赴美任教的中国教师。后来其他高校也陆续开设了中文课程,其中一些教师来自欧洲,他们都在中国工作多年,在汉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刘老师指出,尽管20世纪初不少高校设立了中文课程,但由于美国本土汉语人才需求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汉语教学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实用的语言需求变得迫切起来,汉语教学的地位才得以提升,迎来真正的发展。
刘老师最后总结到,中文进入美国高校应从传教士学习中文算起,商人及外交官的支持,容闳、卫三畏、鼐德等个人的推动在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不过当时的中文课程亦有局限性,是象牙塔下的学问。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达了对中文教学史的浓厚兴趣,并就语言教学环境、教师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刘老师逐一进行解答。在热烈的讨论互动中,研讨班第二天的学习落下帷幕。

文:黎巧茹、张哲
图:陈圆、王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