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2016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暑期研讨班系列报道之五

2016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暑期研讨班系列报道之五

――生动活泼 严谨客观

 

2016729日,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暑期研讨班于理科教学楼201教室迎来了第五天的课程。本次研讨班的课程已快过半,精彩纷呈的报告让学员们热情不减。

 

  

 

 

 

上午,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杨德峰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语法教材中的语法体系及语法点选择的问题和对策――以中级语法教材为例》的报告。杨老师首先提出,现行的汉语教学语法大纲迫切需要改革,只有搞好大纲这个基础,才能改变人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小儿科的印象。然后,杨老师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研究。他选取了《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图解基础汉语语法》和《中级汉语语法讲义》三本同级别的教材为研究对象,从语法体系的角度和具体的语法点的角度,对三本教材进行了量化对比,用详实的数据向同学们展现了三本教材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杨老师认为这种差异显示了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混乱。杨老师提出,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应该建立在对汉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进行梳理、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还要坚持实用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分级原则和语体原则。关于汉语语法教材中语法点的选择这个问题,杨老师认为“严格依据大纲是基础,针对性和实用性是目标,弱化系统性是方向”。报告的最后,杨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他希望汉语教学语法体系可以“克服现有教材的不足,有一个新的面貌”。杨老师活泼生动又不失严谨的报告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下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郭锐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清末民初北京话的语言研究价值》的研究报告。郭老师首先介绍了清末民初北京话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郭老师认为这是官话发生巨大变化的一百年,研究这一时期的官话特征可以解答很多普通话中存在的现象,例如,为什么普通话中的同义词和同义形式多于一般方言,语气词“了”和“啦”的关系等。紧接着,郭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该研究中丰富的早期北京话材料。郭老师以前文提到的两个问题为例,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了清末民初北京话中体现出的语言演变过程。其中方言词汇的举例,引发了来自各个方言区的学员的巨大兴趣和热烈的讨论。最后,郭老师以这两份研究为例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普通话以北京官话为底子,吸收了部分南京官话的部分词汇和语言形式”的结论。

转眼一周的课程已经过去,本期研讨班已进行到了一半,来自海内外
90多所高校的师生们争相表达了第一周课程带来的收获。来自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申爱玲引用了一句古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她表示随着接触的知识和新的理念也越来越多,发现自己该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很感谢这个学习的机会。对于下一周的学习,来自韩国的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郑德女说,她要抓住一切受教育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下一周的课程又会带给学员们怎样的收获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文 蒋璐、陈麒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