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暑期高级研讨班顺利结业
2023年7月7日,北京大学2023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暑期高级研讨班圆满落幕。来自海内外高校与教学单位的300多名学员们通过云端汇聚,在这场学术盛宴中共同探讨中文教育领域的新动向和挑战。在研讨班的课程中,学员们广泛涉猎了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理论与实践、教材开发、教育技术应用等。他们聆听了知名学者和专家的授课,参与了研讨和小组讨论,共同探索了中文教育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这些丰富多样的学术活动为学员们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深入思考的机会,激发了其对中文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
研讨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纷纷发表了他们的感悟和心得。现摘录部分学员反馈如下: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 能够有幸报名参加北京大学国际中文教育暑期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且难忘的经历。本次线上课程也是邀请到了许多优秀的教授来进行授课及知识分享,他们的精彩讲座和研讨内容不仅让我能够深入地了解中文教育的最新发展和研究动态,还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HANATAPAPORN JITTAPA
(查可欣) 武汉大学
从收到2023年北京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生暑期高级研讨班的录取通知,到参加了开班式,再到聆听10天19场学术讲座和研究报告,我从欣喜到倾慕,再到被激励,直至研讨班临近结束,我始终感恩能够得到此次学习的机会。更加荣幸的是,我加入了此次研讨班的新闻组,能够对开班式和第一天的两场讲座进行报道,不亚于最初在报社工作时看到自己的报道用铅字印在报纸上的兴奋。
……
正如赵杨教授在开班式上所期望的,我在此次研讨班的学习中收获了学术,也期待收获友谊,在学习和研讨中度过了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夏天。
——赵舫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当今社会这一深刻变革,对各行各业来说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各行各业必须面对,未雨绸缪。……这次论坛至少起到了以下两大作用:第一,提醒我们思考“语言研究对人工智能事业的发展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这一问题对语言研究者来说将会敲起警钟:不能再单一地进行语言研究。科学发展的大趋势是各学科越来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交叉。如果只会闷头在本学科内进行研究,只能使自己的研究逐渐被边缘化。今后语言研究必须朝着“语言学+”的发展模式往前走。第二,这次论坛将会唤起我们,至少将会唤起每一位与会者,永远不忘初心,尽心尽力,做好我们的研究工作,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类。
——DUONG HUYEN TRANG
(吴欣亦)北京语言大学
本次培训班的课程设置紧凑而周详。短短两个星期的培训,让我们接触到国际汉语课程中最基础也最前沿的内容,老师们对我们的培训已经不仅仅是给出一个学术上的结论,同时还会教授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给出前沿的研究视角,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大家以一种研究者的心态对待这门学科,北大的老师学术的根基之深,可见一斑,我受益匪浅。
——霍泳枝 华东师范大学
在悉数聆听学习完此次高级研讨班的全部课程以后,我感觉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离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的确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次研讨班真正地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对本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非常感谢筹备组的工作和教授们的精彩讲座。尽管我因为身在英国,为克服时差困难需要在凌晨2点到清晨7点守在电脑旁听课,但是能向中国最高学府的老师、对外汉语专业的泰斗教授们学习关于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我甘之如饴。
——赵闻道 诺丁汉大学
通过参加研讨班活动,我看到国内和国际上有一大批人在研究汉语,在传播汉语。大家虽然在不同的地方,但是都为着同一个目标在努力奋斗;在各自不同的方向中努力研究,研究国际中文在教授和传播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实际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为本国和外国人学习汉语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和方法。最令人感动的是,88岁高龄的陆俭明教授仍关注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为我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鼓励后辈不断努力。从各位专家的分享中,我感受到他们对青年教师和年轻学子的关心,寄希望于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界的高级专业人才。
——熊雪娇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回想我当初选择到中国留学,进入中文系,并在本科毕业后决定继续深造,是因为我希望将来以教师的身份帮助更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领略汉语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我在本科和硕士期间系统学习过汉语语言学知识,并有过支教经历,但由于缺乏实际的汉语教学经验,我对汉语教学的认知仍停留在表层。感谢此次的研讨班带给了我一种开阔的视野,让我通过这些天的学习,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将学习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课堂之中,同时也鼓励自己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李芩嶙 清华大学
截止到今天,刚好听完了8天16场讲座,其中很多课题都是既熟悉又新奇。熟悉是因为讲座的内容以前上学的时候都多多少少学习过,新奇是没想到工作多年以后,重回一线教学再听课,发现老师们所提到的关键点竟然大多都是自己教学时遇到的难题和迫切寻求的突破口,因此不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还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子被惊醒了:学习永无止境,为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一美好愿景,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余美瑾 广州英伦国际学校
(学员合照)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瀚。学员们离开研讨班,带着对中文教育的热爱和追求,将继续为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愿国际中文教育薪火相传,再启华章。
文|马周燕
图|会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