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6年对外汉语教学暑期高级研讨班系列报道之二
北京大学2016年对外汉语教学暑期高级研讨班系列报道之二
理论实践结合,热情严谨兼具
2016年7月26日,北京大学“2016年对外汉语教学暑期高级研讨班” 第二天,上午由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徐晶凝教授主讲“口语语法研究与口语教学语法大纲”,下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丁安琪教授主讲“国际汉语课堂管理及其研究”。
徐晶凝教授首先带领学员们回顾了汉语教学语法大纲的发展史,指出“《汉语教科书》(1958)奠定了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的基础”;并对现行教学语法大纲进行了检讨。接着,徐老师介绍了英语作为二语教学领域对“有没有口语语法体系”这一问题的争议,徐老师主张在语法的广义含义上理解口语语法体系,并提出了结构范畴语法、情态范畴语法、话语范畴语法的口语语法体系架构,并且对“三范畴”各自的语法项目以及彼此之间的交叉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徐老师提出了关于教学用口语语体的界定,语法项目与词汇项目的区分,口语语法研究的交际互动视角、语篇视角、功能视角以及加强口语语料库的语用标注等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本场报告中,徐老师带领学员们深入了解了对外汉语口语语法研究与口语教学语法大纲的历史与现状,让大家充分领略到口语语法研究并不枯燥,它是能够变得生动和精彩的。
下午1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丁安琪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国际汉语课堂管理及其研究》的主题报告。丁老师通过真实的课堂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课堂管理中常见的问题行为,引导学员们对课堂中的问题行为进行判断,并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了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且介绍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提高的“六步法”。最后,丁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课堂管理方面的研究课题。丁老师的报告,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现实意义。
两位主讲教授的讲座体现出她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学术研究背景,她们热情的演讲激发了学员们的积极思考,鼓舞了学员们的勇于发问,讲座结束后学员们还意犹未尽,围着两位教授近距离请教交流,长达40多分钟。
两天的时间,学员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来自北大的浓厚学术氛围,感受到了对外汉语学界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对外汉语人的积极与热情。
图/文 彭帮艳